盐城市盐都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盐城市盐都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扶贫攻坚应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发布时间:2016-05-30     浏览次数:     来源:

2016年5月28日     作者:葛晓泉     来源:农民日报

 

    扶贫攻坚,主战场在农村,难点焦点也在农村。而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稳定的重要物质基础。抓实村级集体经济,找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是实现贫困地区从“输血”向“造血”功能的转变,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提升脱贫开发的质量和效益的一剂“良方”。

    当前一个亟待重视的问题是,乡村可用财力少,集体经济零收入村和负债村在全国占有较大比例。在这些“空壳村”,由于集体没有钱,想办的事情办不了。村集体经济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是村级组织发挥职能的前提,只有积累了充足集体财力,才能增强持续投入后劲,巩固扶贫开发成果。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推进产业项目发展的现实需要。产业扶贫是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从目前实际来看,一些地方由于未发挥村级集体组织作用,“小而散”、“胡椒式”的资金投入,项目难以做大做强,扶持效果不明显。只有调动村级组织参与积极性,集中资金资源,持续加大投入,才能规模化发展。

    对此,笔者提出的发展集体经济、加快脱贫步伐的对策和措施有:

    一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紧紧围绕国家实施通村公路建设的良机,把通村公路建设作为当前重要任务,抓紧、抓好、抓实,切实改变群众行路难、生产难、农副产品销售难的状况,推动群众大力发展种养业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水利命脉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本乡镇水利基础设施,促进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城镇辐射带动功能,带动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要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生产结构,形成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名优农产品和特色产品,促进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壮大。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实现产业化、规模化和效益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市场销售网络体系,切实搞好农户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走产供销一体化之路。开展各类农业适用技术培训,使每位农民都熟练地掌握几门农村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不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三要变“输血”为“造血”,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首先,有关部门要出台、细化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农村产业发展,变“输血”为“造血”,让广大农民一起奔小康。要把产业布局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结合起来,细化扶持政策,完善配套措施,建立村级集体项目建设的审批绿色通道,出台经济强村扶持薄弱村发展的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其次,想方设法引导和鼓励企业家和成功人士回报家乡。同时基层组织要挖掘、培养本村的优秀人才,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在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的过程中发挥好本村优秀人才的作用。此外,金融机构要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主动服务、简化程序,拓宽村级集体和农户创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四要充分利用资源,盘活扩大村级集体资产。盘活扩大村级集体资产是农村实现脱贫攻坚两大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村级集体经济长效增收和贫困农户持续增收的关键途径。要利用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招标承包、出租经营,发展村级创业点。积极开展村庄土地复垦、河塘整治,开发村庄荒山、荒滩、荒坡、荒水,扩大集体土地、水面等资源性资产。可以乡(镇)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规划,由3—5个村合建标准厂房,按股份明确产权和分红,少数有条件的村也可就地建厂房。现有房产、新建标准厂房可对外招租,或让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就地吸纳贫困农户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乡(镇)得税金,村(居)得租金,农民得薪金”的多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