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
盐城市盐都区农村集体财产智慧监管平台
全文检索   
新常态下三农发展的新动力
发布时间:2016-06-12     浏览次数:     来源:

2016年6月9日     来源:农民日报

 

    编者按

    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社会关注热点,特别是在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家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具有了创业创新、带动县乡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地区就业脱贫等多重意义。我国农民工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脉络?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有哪些历史性机遇和突出短板?地方政府和相关社会组织应当怎样更好地为这一群体服务?本期《对话》我们邀请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传义与我们一同探讨这个话题。

    主持人:本报记者施维董文龙

    嘉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传义

    1

    从战略角度看待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义

    主持人:去年6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今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洛阳市调研时强调大力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为何返乡创业成为上下关注的热点,其重要意义何在?

    嘉宾:实际上,农民工返乡创业不是现在才开始的。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有30多年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解决了农民经营的自主权的问题,搞活了农业,解决了吃饭的问题,同时也解放了数量巨大的农村劳动力。农民怎样利用自己的剩余劳动力来获得增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地区是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实现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而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很难在当地发展乡镇企业和相关产业,农民只有外出就业,这就出现了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这样的局面,这个局面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在这种持续的流动中,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有一部分人返乡创业,但是主流还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一个局面。新世纪以来,农民工的返乡创业才较多的增加了,原因是持续流动以后,中西部地区农民虽然增加了务工收入,但实际上增加的收入非常有限,人口红利主要留在了发达地区和城市,同时他们只能在城市打工,而不能安定下来,形成了一种分离式的流动现象,城乡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另一方面,农村中青年劳动力都进城务工,中西部地区则依然保留了传统的、单一的农业生产方式,还造成了“三留守”、农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这种经济社会的结构性矛盾到一定阶段就必须得到解决,解决的趋势实际上就有两个:

    第一个趋势是一部分农民工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城镇实现市民化,提高农民工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这要面临很多困难、制度性障碍,但即使再困难,也要解决。因为没有稳定的产业工人队伍,就不能积累技术和经验,不能够使产业得到升级,不能够推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化。

    第二个趋势就是农民工向输出地的中西部地区返乡就业创业,只有这些农民工回到家乡创业就业,才能够解决当前农村一系列的产业和社会问题。没有产业无法增加农民收入,而这个产业很大程度上需要农民自己来创,农村真正能够创业的,恰恰是这些在外面经过多年打拼和市场的锻炼,积累了一定资金和技术的,拥有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城市化思维的人。

    我们在2007~2008年做过一次对全国101个县,301个村及3000多名返乡创业农民工的调查,调查数据表明,2000年之前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只占返乡创业总人数的30%多一点,67%以上的农民工都是2000年之后返乡创业的,这就说明返乡创业的速度开始加快。2012年之后,返乡创业增加更快。这是因为经济发展增长速度放缓。进入新常态之后,我们都在寻找新常态下支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哪,实际上,农民工返乡创业就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县乡经济,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精准脱贫的新动力。市场背后是群众,任何改革的动力最终还是要归结到群众,特别是经受过市场锻炼的农民工,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和支持他们的创造,让他们能够创业,这既是他们的利益,也是发挥他们带动就业转移和农村发展的作用。它是一个历史阶段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一个动力,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来对待。

    2

    返乡农民工综合素质的提升是创业的最大优势

    主持人:当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民工返乡创业拥有哪些重要的机遇和创业优势?

    嘉宾:第一,农民工自身的潜能。农民工返乡创业,最大的优势还在于农民工自身素质在打工中得到了提升。中西部地区农村的发展和改变,实际上还是需要一部分到外面务工的农民工回来带动发展的。近些年来,亿万农民工的流动、打工,一方面对国家的工业化和经济崛起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收获在于农民工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在于他们自身的成长,他们经历了城市和市场的洗礼,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人脉等资源,懂市场经济,思路开阔。这是只有通过打工才能获得的,这正是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动力源。所以,恰恰是返乡农民工本身具有的相对于中西部农村地区更高的综合素质,才是他们返乡创业的最大优势。我们要看到隐藏在农民工本身的创造潜力和潜能,给他们的创造性潜能的发挥创造条件,这才是中西部发展的机遇。

    第二,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国家看到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大作用,连续出台政策性的文件进行支持,其中有两个重要的节点,一是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以及《关于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通知》,其中都明确地提出了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支持,认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转移就业的一条路子,对农村发展有深远意义。二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这个文件是非常重要的,政策性更强,具体的扶持政策更多,政府简政放权,做好创业服务,在土地、资金、技术、培训等方面都做了非常详细的布置。所有对三农、小微企业的普惠政策都要给返乡创业农民工,同时对他们也有一些特殊性的专门扶持政策。一些省份也据此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比过去力度都更大,更加具体。

    第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沿海地区这些年来的发展,企业经营成本、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空间受到了限制。而在中西部地区,实际上相对来说还是有很多优势和潜力,有种说法叫做“富饶的贫困”,过去我们只看到一些地方经济的落后,没有看到这些地区的资源中实际上蕴含着丰富的潜力,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这些地区拥有的独特资源就会成为了一种优势。例如一些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十分优美,拥有特色的手工艺、特色的文化、品质优良的特色农产品等,是农民工返乡创业的重要资源。

    第四,新技术的发展。近些年来,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尤其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拉近了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以前需要在城市寻找市场的产业,现在可以通过互联网、物流等手段,从网上寻找市场,而生产基地、仓储等都可以放在农村,这就产生了形式各样的电子商务村,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第五,近些年来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交通、通讯、电力等,这些创业的外部条件得到了发展和优化,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保障。

    3

    农民工返乡创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主持人:返乡农民工创业主要有哪些项目,存在哪些问题?

    嘉宾:据我们在安徽省、贵州省以及苏北等地区的调查,农民工创业内容还是比较丰富的,大体呈现出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农民工返乡创业和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相联系,要么农民工原来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打工,回乡办同类企业;或者在沿海地区已经创业了,回家乡办分厂,把企业搬迁回老家;要么把发达地区的老板引到自己家乡来,这属于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扩散。

    第二种,并不是以前打工做什么回家还做什么,而是在积累了市场销售、经营管理经验后,回来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来创业。例如中西部地区就有一些地方特色产品、产业,例如藤编、竹编、米粉、特色豆腐干、醩辣椒等等。过去是传统的、手工的、作坊式的经营方式,返乡创业之后把这些特色资源搞成工业化、规模化,变成一个品牌产品进入市场,有的取得了专利,创业伴随创新。

    第三种,返乡搞农业,一种是搞特色农业,例如做特色种植、养殖、林下经济,办龙头企业,农工商一体发展,再一个就是从事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成为新的新型主体。据我们在滁州了解,现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致有1/3以上,有的地方近1/2是返乡创业农民工,农民工返乡创业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力量,他们将是一代新型农民,对我国农业的下一步发展有重要意义。

    第四种,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养生、体验等项目,过去我们把休闲旅游当作一个奢侈品,实际上它是今后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外出务工才有钱搞这些乡村旅游项目,而且他们知道如何按照城里人的生活需求来设计休闲居住的房子、产品、游乐项目等,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第五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利用现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及便捷的物流,既可以把农村特色的农产品资源向外销售,也可以为村民从网上购买生活用品和农资。其本质上是搭建了一个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的双向流通通道,这种创业形式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当然,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也确实存在一些规模化不足,创意不足等问题,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

    4

    土地、资金、政策落实是返乡创业的突出短板

    主持人:根据您的调查,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还存在哪些突出的困难和短板?

    嘉宾:农民工返乡创业,首先土地的使用是个大问题,如在西部某省一个县的农村调查,该地返乡农民工发展当地的特色藤编产业,带动了80多户农民共同参与,他们希望能建一个两三亩地的场馆,用于产品展示、技术培训等,但当地就是没有非农建设用地指标,他们不得不搁置这一计划。实际上,现在我们在土地使用方面对农村创业的小微企业照顾力度还不够大,我们应当进一步整合农村闲置工厂、校舍等资源,多给返乡创业者提供一些便利;要对良田和山地的使用进行适当的区分,特别是在贫困山区,对山地的使用,可以在土地使用政策上做出适当灵活处理,更加向返乡创业者倾斜。同时,对于返乡创业者流转的土地,要在抵押融资制度上有所创新,让返乡创业者能够利用流转的土地,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

    第二,资金也是个很关键的问题,返乡创业者的自有资金终究是有限的,他们需要金融资金的支持。实际上,我们针对返乡创业者的资金支持政策有些是落实了,但有些政策农民工并不知道,政策的普及性不足也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另外,金融部门支持小微企业针对的客户数量大,成本高,比较“费时费力”,一些金融企业不愿意贷款给小微企业,这就需要金融部门改进服务,提供贴合创业者需求的金融产品,更好地满足创业者的资金需求。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存在支持政策的落实上不一视同仁的情况,对有些返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过多,过于集中,存在人为“树典型”、“垒大户”等现象,没有让多数的创业者享受到优惠政策。

    5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对中西部地区干部的一次锻炼

    主持人: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地方政府应当在哪些方面主动作为,做好相关的支持和服务?

    嘉宾:首先,地方政府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去做调研。地方政府一定要走到一线,去和创业农民工沟通,要有新时期、新阶段、新问题、新农民、新创造的意识,要掌握好哪些人在创业,创什么业,怎么创业,有哪些困难等问题,不能只想着我要你怎么干,而是要知道群众实际在怎么干,要靠谁干,干了以后谁有收益等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才能具有针对性,更好发挥群众和返乡农民工的创业潜能。

    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政府部门来说,也是一种锻炼,是他们提升自身的市场意识和综合素质,改变行为方式、改革管理制度的一次实践。外出务工农民工的市场意识是在沿海等发达地区培养起来的,而我们中西部地区的有些干部,没有受到市场的熏陶,往往不懂得市场和企业运作,主要依靠行政手段来管理,导致有些干部观念落后。他们应该首先向返乡农民工创业者学习,要从他们那里获得知识,更新自己的观念,方能为返乡农民工做好服务,保护好、发挥好他们的创业创新潜能和创造力。

    第三,在单个落实政策的同时,要做好公共性的引导服务管理工作,及组织返乡创业农民工搭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平台。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既需要一个一个落实对农民工创业的支持政策,同时又要有对群体、区域、产业的共同的、统一的规定、制度和服务。例如一个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地方政府可以制订共同的行业标准,提供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在环境保护、饮食安全、居住卫生等方面给与指导规定,同时为这一地区提供统一的宣传、客源等公共信息服务,促进区域发展的产业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化。另一方面,也要鼓励返乡创业农民工之间的相互支持,形成一定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例如有的地方支持当地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组成创业者联谊会,相互之间可以交流创业经验,相互诊断,相互提出发展建议,进行资金互助等等。在有的地区,政府组织退休的科技工作者,组成“老科技工作者咨询服务平台”,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培训、咨询和企业诊断等服务,既发挥了他们的余热,也让创业农民工获得了智力支持。这些都可以通过政府来牵线搭桥,搭建平台,这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